為什么316比304不銹鋼貴,看完你就知道了
發布時間:2019-06-24 23:09
我們先從不銹鋼和奧氏體不銹鋼說起,我們平時所說的、所理解的“不銹鋼”,全稱“不銹耐酸鋼”——想讓鋼不生銹,其實很簡單,只需要加入一些金屬雜質制成合金鋼就行了(比如加入鉻)。
但是不生銹,只能代表它不會被空氣腐蝕,能力還是太差了。所以我們還需要它耐化學腐蝕,于是就出現了“不銹耐酸鋼”。
想做成不銹耐酸鋼,需要加入很多種金屬——說白了就是有一套配方。比較常見的配方,只有三種:馬氏體不銹鋼、鐵素體不銹鋼和奧氏體不銹鋼。
其中奧氏體不銹鋼綜合性能最好,且沒有磁性,所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最為廣泛——304,316都屬于奧氏體不銹鋼。
再說一下304和316各自的差別,不銹鋼配方就和我們的菜譜一樣,控制不同佐料的種類和用量,可以改變菜品口味——金屬雜質,就是佐料;防腐蝕能力,就是口味。
304和316就是兩種菜譜,前者已經做得很優秀了,防腐蝕能力已經很強了,被國標定位“食品級”金屬——正常接觸水、茶、咖啡、奶、油鹽醬醋等等都沒問題。
316不銹鋼是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升級(控制雜質比例、加入鉬)——耐腐蝕能力更強。但是能力越強的產品,成本往往越高——至少在金屬領域,截至目前為止還是這個狀態。所以316的價格也更高。
對于食品用鋼,304已經足夠了,而且幾乎沒有任何缺陷;在這方面使用316,純屬大材小用,316比304強的那一方面,絲毫體現不出來。
俗話說好剛用到刀刃上,為避免浪費,不同的應用環境應該選擇不同材質的不銹鋼。